柏舟之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誓:盟约,诺言。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
出处《诗经 鄘风 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
例子青松摧折,哀断女萝之心;丹节孤高, 终守柏舟之誓。唐陈子昂《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张氏墓志铭》
基础信息
拼音bǎi zhōu zhī shì
注音ㄅㄞˇ ㄓㄡ ㄓ ㄕˋ
繁体栢舟之誓
感情柏舟之誓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妇女。
近义词柏舟之节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林下风致(意思解释)
- 筋疲力竭(意思解释)
- 见多识广(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算无遗策(意思解释)
- 无时无刻(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小巫见大巫(意思解释)
- 无恶不作(意思解释)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释)
- 书不释手(意思解释)
- 阿娇金屋(意思解释)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释)
- 间不容砺(意思解释)
- 六合之内(意思解释)
※ 柏舟之誓的意思解释、柏舟之誓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积不相能 |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空空荡荡 | 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干干脆脆 | 痛痛快快,干净利索。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