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面之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半面:见过面;旧:原先,引申为旧友。指只见过一面的旧交。
出处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
例子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
基础信息
拼音bàn miàn zhī jiù
注音ㄅㄢˋ ㄇ一ㄢˋ ㄓ ㄐ一ㄡˋ
繁体半靣之舊
感情半面之旧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一面之缘。
近义词半面之交
反义词莫逆之交
英语somebody only seen or met once befor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经史子集(意思解释)
- 旁若无人(意思解释)
- 不折不扣(意思解释)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释)
- 满腹经纶(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头面人物(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仁义道德(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半面之旧的意思解释、半面之旧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坐薪悬胆 |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物阜民安 |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前因后果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