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出处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例子这位老学者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古籍,如今已经是博大精深了。
基础信息
拼音bó dà jīng shēn
注音ㄅㄛˊ ㄉㄚˋ ㄐ一ㄥ ㄕㄣ
正音“博”,不能读作“fù”。
感情博大精深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的思想与知识等。
辨形“博”,不能写作“搏”。
近义词博学多才、经天纬地
反义词不学无术、才疏学浅
英语have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profound scholarship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重整旗鼓(意思解释)
- 一轨同风(意思解释)
- 长夜之饮(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博大精深的意思解释、博大精深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无所有 |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
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梦幻泡影 | 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
无妄之灾 |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
自我批评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叫化子 | 乞丐。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