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三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酺:聚饮。大聚饮三天。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饶安县言白雉见。”裴松之注引《魏书》:“赐饶安县田租,勃海郡百户牛酒,大酺三日。”
基础信息
拼音dà pú sān rì
注音ㄉㄚˋ ㄆㄨˊ ㄙㄢ ㄖˋ
感情大酺三日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犒赏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节用裕民(意思解释)
- 离经辨志(意思解释)
- 旦夕之间(意思解释)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解释)
- 有胆有识(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谦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大酺三日的意思解释、大酺三日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学贯中西 |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
坐薪悬胆 |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强人所难 | 强:勉强。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
有机可乘 | 机:机会;乘:趁。有空子可钻。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