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得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例子惟须认定主见,中外一意,合力坚持,得寸得尺,相机筹办,必可循序就范。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
基础信息
拼音dé cùn dé chǐ
注音ㄉㄜˊ ㄘㄨㄣˋ ㄉㄜˊ ㄔˇ
感情得寸得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近义词得尺得寸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交浅言深(意思解释)
- 安身之处(意思解释)
- 进本退末(意思解释)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得寸得尺的意思解释、得寸得尺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狼号鬼哭 | 形容哭声凄惨。 |
不敢苟同 |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颠沛流离 |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鸥鸟不下 |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
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挥霍无度 |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挥霍;亦作“挥攉”。摇手称挥;反手称攉。引申为任意花钱。度:限度。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