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梁易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抚:用手托着;易:更换。传说商纣王手托屋梁,抽换房柱。形容力大无比。
出处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例子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序》:“夫桀、纣之君,握钩伸铁,抚梁易柱,手格熊罴,走及虎兕,力甚也。”
基础信息
拼音fǔ liáng yì zhù
注音ㄈㄨˇ ㄌ一ㄤˊ 一ˋ ㄓㄨˋ
繁体抚樑易柱
感情抚梁易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衣锦褧衣(意思解释)
- 假公济私(意思解释)
- 百川归海(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人面兽心(意思解释)
- 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生龙活虎(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杀鸡取卵(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抚梁易柱的意思解释、抚梁易柱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烽火连年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
乘风破浪 |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
反哺之私 |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
用智铺谋 | 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
金光闪闪 |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
说雨谈云 |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