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一揆的成语故事

拼音gǔ jīn yī kuí
基本解释揆:尺度,准则。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情况相同。
出处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古今一揆,先后不贸。”
暂未找到成语古今一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古今一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轻而易举 |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
全科人儿 | |
颠沛流离 |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
着手回春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来高一功的情况不妙,尚炯回来也许会着手回春。” |
歇斯底里 | 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
夜深人静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
喟然长叹 |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志在千里 |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谦受益,满招损 |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
投石问路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