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应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应:符合。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说,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
例子你答应了不卖书,怎么又口不应心,卖了呢?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bù yìng xīn
注音ㄎㄡˇ ㄅㄨˋ 一ㄥˋ ㄒ一ㄣ
繁体口不應心
正音“应”,不能读作“yīng”。
感情口不应心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口是心非、心口不一
反义词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英语words not agreeing with the heart(carry fire in one hand and water in the othe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安内攘外(意思解释)
- 空空荡荡(意思解释)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所作所为(意思解释)
- 齐头并进(意思解释)
- 严阵以待(意思解释)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口不应心的意思解释、口不应心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纸老虎 |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 |
翘尾巴 | 翘:向上昂起。比喻骄傲或自鸣得意。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
断子绝孙 | 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
惊惶失措 |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
双管齐下 | 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 |
报雠雪恨 |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
国士无双 |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