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扼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螳臂:螳螂的前腿;扼:控制;辙:行车的方向。螳螂举起臂来阻止车的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扼辙耳。”
基础信息
拼音táng bì è zhé
注音ㄊㄤˊ ㄅ一ˋ ㄜˋ ㄓㄜˊ
繁体螳臂搤轍
感情螳臂扼辙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近义词螳臂当车、螳臂当辙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炒鱿鱼(意思解释)
- 师心自是(意思解释)
- 目光短浅(意思解释)
- 南辕北辙(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意思解释)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螳臂扼辙的意思解释、螳臂扼辙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解铃还须系铃人 |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不敢苟同 |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林下风致 | 同“林下风气”。 |
梦幻泡影 | 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
望尘莫及 |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
顺口溜 |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