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发吐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出处《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
例子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握发吐哺以求才。”
基础信息
拼音wò fā tǔ bǔ
注音ㄨㄛˋ ㄈㄚ ㄊㄨˇ ㄅㄨˇ
繁体握發吐哺
感情握发吐哺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吐哺握发、挥沐吐餐
英语bind up one's hair in the midst of a bath and spit out a mouthful in the middle of eating in order to see visitor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低声下气(意思解释)
- 干净利落(意思解释)
- 举棋若定(意思解释)
- 正本溯源(意思解释)
- 杀人不眨眼(意思解释)
- 及时应令(意思解释)
- 一钱太守(意思解释)
- 白费心机(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堂堂一表(意思解释)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释)
- 当仁不让(意思解释)
- 穷家富路(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握发吐哺的意思解释、握发吐哺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