勖以大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勖:勉励。以大义相勉励。
出处孙中山《孙文学说·心理建设》第八章:“予乃招集当地华侨同志会议,勖以大义,一夕之间,则醵资八千有奇。”
基础信息
拼音xù yǐ dà yì
注音ㄒㄨˋ 一ˇ ㄉㄚˋ 一ˋ
繁体勗以大義
感情勖以大义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本正经(意思解释)
- 初出茅庐(意思解释)
- 失魂丧胆(意思解释)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解释)
- 走马观花(意思解释)
- 挥霍无度(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牛口之下(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勖以大义的意思解释、勖以大义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杯酒释兵权 | 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
缝衣浅带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定时炸弹 | 由计时器控制、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比喻潜伏的危机。 |
全科人儿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风驰电掣 |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