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xiàng

形象


拼音xíng xiàng
注音ㄒ一ㄥˊ ㄒ一ㄤˋ
词性名词


形象

词语解释

形象[ xíng xiàng ]

⒈  用有效和生动的语言刻画和描写的有形或可见的表现。

创造英雄形象。

image; form; figur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形像”。

⒉  指具体事物。

《吕氏春秋·顺说》:“善説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

⒊  指肖像。

《东观汉记·高彪传》:“画 彪 形象,以劝学者。”
宋 陆游 《驾礼部曾侍郎启》:“纪话言於竹帛,肖形像於丹青,垂之无穷。”

⒋  塑像,偶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县廨被焚,寄寺而住。民将牛酒作礼,县令以牛繫刹柱,屏除形象,舖设牀坐,於堂上接宾。”

⒌  象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汉 蔡茂 字 子礼,河内 怀 人也。初在 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禾三穗, 茂 取之,得其中穗,輒復失之。以问主簿 郭贺,贺 曰:‘大殿者,官府之形象也。’”

⒍  形状;样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帝君视之,怒曰:‘字讹误不成形象!此市侩耳,何足以任民社!’”
《红楼梦》第五三回:“这会子花得这个形象,你还敢领东西来!”

⒎  指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咉现实的特殊方式。即作家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画。通常亦特指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⒏  谓描绘或表达具体、生动。

张贤亮 《灵与肉》三:“这些毫无文采的语言,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他工作的意义。”

国语辞典

形象[ xíng xiàng ]

⒈  形状、外貌。也作「形相」、「形像」。

《淮南子·兵略》:「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
《聊斋志异·卷一二·公孙夏》:「字讹误不成形象!此市侩耳,何足以任民舍。」

气象

⒉  由一个人的内涵作为,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特色。

如:「他在小说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颇引起读者的共鸣。」

⒊  对实体而言。因美之所在,不在实体,而在实体的形象,此形象即出自实体的模仿,而不为实体所限定,乃经心中的醇化而生者。

英语image, form, figure, CL:個|个[ge4], visualization, vivid

德语Gestalt; Form; Figur; Image; Bild (S)​, plastisch, bildlich, figurativ (Adj)​

法语image, forme, figure, visualisation

分字解释


※ "形象"的意思解释、形象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家都对这位想象中文坛泰斗的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2.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通常人们说“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

3.然而,她所轻视的这幻景的形象,仍然象痛苦而残酷的呼唤那样,折磨着她,刺激着她。

4.我的爸爸个子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在我心中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他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洁白整齐的牙齿,和蔼可亲的他脸上总是洋溢着憨厚的笑容。

5.透过夜的帷幕,我聆听雨的声音,渐渐知晓,那是对苍茫大地而草却萧疏的悲痛与同情,自甘毁灭,去奉献甘霖给大地,雨落,升华,在黑夜中,一个伟大的形象朦胧展现,感慨于雨的执着去奉献。

6.魏硕仓皇失措,在两个小美女狐疑的目光下落荒而逃,撞翻了两把椅子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心中懊悔不已,这下完了,我完美的形象完全毁了……

7.多年来,这一连串审判令法国形象黯然失色。

8.一口痰能让人大倒味口,一句脏话能玷污城市的形象。

9.而对女性或艳丽绝代、出身高贵或丑陋妖异、害人性命两种极端形象的塑造,则反映出男权中心社会的女性想象。

10.我的爸爸个子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在我心中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他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洁白整齐的牙齿,和蔼可亲的他脸上总是洋溢着憨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