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


拼音wú wǒ
注音ㄨˊ ㄨㄛˇ

繁体無我

无我

词语解释

无我[ wú wǒ ]

⒈  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断言否认灵魂、本体或任何其他先于任何现象存在的永久的物质实体的存在。

anatta; anatman;

引证解释

⒈  没有自我;没有我这个人。

《宋书·谢庄传》:“江东 无我,卿当独秀。我若无卿,亦一时之杰也。”

⒉  不抱一己之见;无私心,忘我。

《关尹子·三极》:“圣人师万物,惟圣人同物,所以无我。”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二圣忘己,惟公是式;公亦无我,惟民是度。”
金 元好问 《四哀诗·李钦叔》:“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

⒊  佛教语。谓世界上不存在实体的自我,以诸法无我为根本义。

唐 王维 《能禅师碑》:“禪师默然受教,曾不起予。退省其私,迥超无我。”
唐 鲍溶 《赠僧戒休》诗:“风行露宿不知贫,明月为心又是身。欲问月中无我法,无人无我问何人?”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苦空无我,无量妙义。”

国语辞典

无我[ wú wǒ ]

⒈  佛教用语。没有私见的意思。谓所有的存在现象,都没有一个恒常不变、自我主宰的实体。

《大智度论·卷一》:「一切有为法无常、苦、无我。」

分字解释


※ "无我"的意思解释、无我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

2.你眼里有我,再小对我而言也是焦点。你心里无我,再大对我而言也不过是海市蜃楼。刘同

3.敞开的空间必定是美丽的,而且敞开的空间一定是神性的。佛称那个敞开的状态为无我,但是那是真我,极大的我。

4.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

5.宁人负我,无我负人,此待己之首也。

6.案牍劳形,呕心沥血!付出多少,又得到多少?的顾王国偌大山河,却无我寸土,皆感王德!我才识兼备,德谋无缺。

7.无我无形,无我无心,无我无招,无我无敌。

8.喝洁净的水,穿舒服的鞋,每一天都是修行,卑微无我,无用无为,心痛的向往。代薇

9.巍松耳濡目染,久炼成钢,志在丘壑,意在烟霞,超出尘世,摆脱俗气,已臻“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之境矣。

10.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