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èshí

介石


拼音jiè shí
注音ㄐ一ㄝˋ ㄕˊ

介石

词语解释

介石[ jiè shí ]

⒈  谓操守坚贞。语出《易·豫》:“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⒉  碑石。

引证解释

⒈  谓操守坚贞。

语出《易·豫》:“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宋书·谢灵运传》:“时来之机,悟先于介石,纳隍之诫,一援於生民。”
《北史·隋本纪下》:“岂美璞韜采,未值良工;将介石在怀,确乎难拔?”
明 陆采 《明珠记·珠圆》:“义士施偷天之计,郎君秉介石之心。”

⒉  碑石。

唐 上官灵芝 《王居士塼砖铭》:“迹往名留,不刊介石,孰播徽猷。”

国语辞典

介石[ jiè shí ]

⒈  耿介如石。语本形容坚定不拔,操守坚贞。明·陆采。

《易经·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时来之机,悟先于介石,纳隍之诫,援于生民。」
《明珠记·第四一出》:「义士施偷天之计,郎君秉介石之心。」

分字解释


※ "介石"的意思解释、介石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里,第三战区呈蒋介石、何应钦、军令部关于新四军战绩的周报、年报、嘉奖也不胜枚举。

2.过渡阶段的斗争,就是反对蒋介石篡夺抗战胜利果实的斗争。

3.蒋介石电令潜伏在大陆的特务,妄图一举把我新生的红色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4.连续一个多月,日军在南浔线的崇山峻岭间处处碰壁,损兵折将,让蒋介石在世界和国人面前挺起了脊梁。

5.日军进犯湘北,湖南军政当局惊慌失措,执行蒋介石的“焦土抗战”政策,致军警于11月12日深夜纵火焚毁长沙城,史称“文夕大火”。

6.蒋介石最初批示选择乙案,但后来又改以甲案实行。

7.蒋介石的支持者还说,土地改革拆散了大庄园,在经济上是倒退的。

8.在中兴宾馆的正对面,是蒋介石最赏识的将领,胡宗南的坟墓,后依的七星山,则比五星上将蒋介石多了两颗星,这些都抵触蒋介石的风水要求。

9.1938年,蒋介石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使几十万老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颠沛,四处逃命。

10.蒋介石*裁、*制,其结果是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