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ǎn

典礼


拼音diǎn lǐ
注音ㄉ一ㄢˇ ㄌ一ˇ

繁体典禮
词性名词


典礼

词语解释

典礼[ diǎn lǐ ]

⒈  隆重地举行的仪式。

开学典礼。

ceremony; celebration;

引证解释

⒈  制度礼仪。

《易·繫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后汉书·延笃传》:“朝则诵 羲文 之《易》, 虞 夏 之《书》,歷 公旦 之典礼,览 仲尼 之《春秋》。”
宋 司马光 《稷下赋》:“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被品物,威加海隅。”
《元典章·兵部三·铺马》:“为治之道必先信其赏罚之道,尤宜重其典礼。”

⒉  指某些隆重仪式。

《清史稿·礼志八》:“二月, 文华殿 成,举行典礼。”
赵树理 《登记》四:“隔了一天,区公所通知村公所,说 小晚 和 艾艾 的婚姻是模范婚姻,要村里把结婚的日期报一下,到那时候区里的干部还要来参加他们的结婚典礼。”

⒊  掌管礼仪。

《孔子家语·五帝德》:“﹝ 帝尧 ﹞富而不骄,贵而能降, 伯夷 典礼, 夔 龙 典乐。”
《史记·郑世家》:“夫 齐,姜 姓, 伯夷 之后也, 伯夷 佐 尧 典礼。”

⒋  指掌管礼仪之官。 周 时为太史。

《礼记·王制》:“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孔颖达 疏:“典礼之官,於 周 则太史也。”

国语辞典

典礼[ diǎn lǐ ]

⒈  公开且庄重的仪式。

如:「每年元旦,总统府前都会举行升旗典礼。」

仪式

⒉  典法礼仪。

《易经·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文选·曹植·七启八首之八》:「赞典礼于辟雍,讲文德于明堂。」

⒊  职官名。掌管礼仪,清末有典礼院,由礼部改设。

分字解释


※ "典礼"的意思解释、典礼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骄阳似火的七月,我们举行了毕业典礼。

2.由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创排的绍剧《三打白骨精》将亮相颁奖典礼,首次与广州观众见面。

3.时已过午,这场别开生面的典礼大会才算结束。

4.时光流逝,留下的是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的谈笑风生。

5.2000年,这颗巨钻又被一名好莱坞女星佩戴,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艳压群芳。

6.你18岁时,她在你的中学毕业典礼上哭了。你对她的报答是:外面通宵达旦地参加聚会。

7.刚在福州“东南劲爆音乐榜颁奖典礼”得到劲爆十大金曲奖,这是我第一次演唱的歌曲得,感觉非常的开心!

8.国庆典礼的盛大场面,至今还为市民们津津乐道。

9.华裔女企业家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24日晚7点30分在金马宫酒店举行,届时马华总会长兼房政部长拿督斯里黄家定将会出席。

10.开幕和闭幕典礼都很好,你们的运动员也很努力地完成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