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quán

主权


拼音zhǔ quán
注音ㄓㄨˇ ㄑㄨㄢˊ

繁体主權
词性名词

主权

词语解释

主权[ zhǔ quán ]

⒈  国家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卫独立自主的固有权力。

sovereignty; sovereign right;

⒉  君主的权力。

引证解释

⒈  君主的权力。

《管子·七臣七主》:“藏竭则主权衰,法伤则姦门闓。”
汉 王符 《潜夫论·叙录》:“壅蔽贤士,以擅主权。”

⒉  有职权的官吏。

《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三年》:“上怜之,尽取 弘(韩弘 )财簿自閲视,凡中外主权,多纳 弘 货。”
胡三省 注:“主权,谓中外官之有事权者。”

⒊  自主的权力。

《老残游记》第十七回:“我拿了这信就有办法,将来任凭你送人也罢,择配也罢,你就有了主权,我也不遭声气。”

⒋  国家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卫独立自主的固有权力。

邵羲 《论借外债筑路之利害》:“自 沪寧 借款筑路之契约宣布,主权之丧失,国民之负担,无时可以挽回。”
洪深 《劫后桃花》六十:“现在 青岛 还了我们 中国,是我们 中国 人的主权了。”

国语辞典

主权[ zhǔ quán ]

⒈  独立自主,完全由自己支配的权力。

《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大帅的议论,诚然寓意深远,但是各式事情,一齐惟顾问官之言是听,恐怕大权旁落,大帅自己一点主权没有。」

⒉  近代构成国家的四要素之一。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对内具有排外的管辖权, 对外则有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力。

《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中国失了主权,办一个小小犯人,都要听外国人做主。」

分字解释


※ "主权"的意思解释、主权是什么意思由似曾相识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一基金在过去的两年里大力地招贤纳士,甚至专门为招聘开辟了一个网页,这对于主权基金来说很少见。

2.亲到巴黎和会大声疾呼收回中国主权,阻止中国代表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也是留学生,他们是巴黎和会未能签约的最后直接促成者。

3.我们希望见到欧盟是否能够控制主权债务风险,以及是否能够将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好让欧洲能够尽早脱离金融危机,并持盈保泰.

4.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也使得大公司分外紧张。

5.在整个闹剧中,贱民没有丝毫的自主权,每一个规定动作都严格按照皇上的圣旨执行,贱民们人人都必须熟练朗诵圣上口喻,做到家喻户晓,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6.口头上喊着发扬民主,真正看到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时,他又大惊小怪起来,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呢?

7.农民自食其力,不怕在改革中失去什么,相反,通过改革,以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取代生产队的集体经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获得经营自主权,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因而最具改革热忱。

8.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中国领土主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9.声明指出,朝鲜的自卫核武装是“维护民族尊严和主权的正义手段”,不会动摇不定。

10., 波罗申科28日晚在家乡文尼察市向支持者宣布参选决定,承诺当选后将建设现代化军队,保卫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